证券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证券和证券市场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信用制度和金融市场中派生并发展起来的。证券作为一种金融资产,不仅是颇受社会公众欢迎的投资对象,亦是广泛运用的筹资手段,并日益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实践证明,证券、股票的发行,都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并不属于资本主义所特有。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并且应当利用它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充分认识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既然实行商品经济,也将为建立证券市场创造条件。但是,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我们需要的是与这种经济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证券市场。对此世界上还无先例可循,西方国家证券市场的某些作法可供我们借鉴,但是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不应当直接拿这种市场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中国A股市场建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28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以说,中国股市的规则是在借鉴美国股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建立起来的。在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先探索试点,再规范发展”等阶段后,逐步走出一条“符合市场规律且尊重国情的道路”,成长为当前世界第二大规模的资本市场,其发展之迅猛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A股的历史
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A股和美股的区别
投资者结构不同: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占80%的交易量,属于典型的散户化市场,其目的为短期获利,通过买卖价差来实现盈利,因为A股上市公司分红比例过低,所以在零和博弈下,股市的投机风气太重;美国股市中有大量机构投资者,一般是以长线投资获取红利回报为主,平日里操作交易很少,注重上市公司的质地,能够更好低挖掘公司价值。一般老百姓也主要通过共同基金的方式参与股市,所以美股的投资环境要更好。
上市公司地域性差异:中国股市仅限于中国的企业,相对比较封闭,外资需要通过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进入A股市场,限制较多;而美国股市集合了近一百个国家的企业,开放性和自由度都非常高。
交易制度不同:中国股市有涨跌停板制度,对日内波动设置了上下限,这看似稳定了交易价格,但一旦出现极端行情,需要若干天才能释放完毕,往往会扩大波动幅度,也让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限制;而美国股市不设涨跌幅限制,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会停盘,交易更加自由。
T+1和T+0制度:中国股市当天买的股票需要在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美国股市则可以当天买当天卖,这种灵活性让投资者可以及时躲避风险或者落袋为安。
做空机制的差异:中国股市近几年才开放了融券交易,允许投资者做空,但仅限于少数股票,且门槛较高大多数投资者都无法参与;美股市场中绝大多数股票都设有做空机制,甚至有专门的做空机构,它们从反面促进企业行为的规范,一旦企业做出违反规则的事情让做空机构抓住了把柄,通过媒体公之于众,不仅股票会下跌,搞不好董事长就要换人。所以,做空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证券违法行为,有助于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
流通股本不同:由于中国股市里存在大量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政府就是最大的股东,这样就存在大量的非流通股。这些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价值不能与流通股相提并论,还会造成上市公司实际流通股较少和股价的大幅波动;美国股市中不存在非流通股,政府一般只以养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投资股市,并由指定的专业机构为其管理,投资在个股的比例一般不大,基本不会影响流通性。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中美股市中大的差异,简而言之,美国股市已发展两百多年,是相对成熟的市场;中国股市才成立二十多年,虽然在很多方面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全世界都无法忽视其存在的潜力。随着这两年A股市场各项改革措施有序展开,已近而立之年的中国A股市场也正逐渐走向成熟。
A股上的博弈
中国的股票市场有其深刻的微观基础。不同于正统得资本主义国家的股市,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比如市场中庄家的存在,市场受政策的影响很大。从微观层面分析,股票价格波动是由于参与者行为造成的。我们在这里把市场参与者分为两类:散户和庄家。散户泛指资金拥有量小的人,庄家泛指资金操作量大的人,于是股市的波动可以看成主要是散户和庄家博弈的结果。在此我们当然要假定股票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本文的分析都是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理论分析基础进行初始分析。用博弈论中的经典模型来理解散户,庄家和政府三个主要参与者直接博弈来解释股票市场的一些情况
庄家与政府博弈
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游戏规则的裁判员,即使政府不亲自参与到股市当中去,但是对于国家而言,股市毕竟是发展经济的方法。于是政府这个股市的裁判员既要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庄家过渡操纵股票谋取暴利,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又不能绝对限制庄家的行为,因为庄家的对股票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建立庄家和政府的博弈模型,如下:
庄家以大交易量过分的操纵股票政府就会惩罚庄家,庄家损失5,政府收益4,要是政府不控制庄家,庄家就会受益10,政府就会损失4,要是庄家以中交易量正常的参与股票政府不予控制,庄家受益5,政府收益2,要是政府去控制庄家,庄家受益0,政府收益1。在这个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庄家以中等交易量参与股票获得受益5,政府不控制获得收益2。这是具有合作性质的。
现实中,政府和庄家的博弈表现在为,政府制定规则,如果庄家违反了这些规则政府就会依据规则进行处理,以维持股票市场的秩序。例如,我国政府规定:“任何法人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5%时应该自该市发生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公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公示”,但是实际上庄家操作股票持有的普通股都远远大于总数的5%,而5%以下的持股量几乎是不可能操作个股的走势的,这就体现庄家和政府的合作性质。实际上,庄家和政府的博弈是以上述博弈模型为基础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并且是一个重复博弈,首先,政府在两难选择中,只能采取实用主义和灵活态度,即在股市低迷时,政府对庄家选择大于5%的行动采取不惩罚即默许态度,当股市泡沫化显着时,政府法不可能责众,只能采取“杀一鸡给百猴看”的方式,抑制投机,挤出股市气泡。例如,1997年6月13日,政府管理部门查处了海通等三家证券公司操纵上海石化等公司股票的行为。①然而,股票市场上的参与人都明白,上述三家仅仅是众多操纵股票市场 庄家中的一小部分。庄家在与政府的多次博弈中,也了解了其战略。因此,在股市低迷,政府希望股市升温,少部分庄家进入股市时,他们亦会纷纷由潜在进入成为实际进入者;当股市升温时,庄家们预见到泡沫化将产生,但他们也并不会因此退出,原因如下:
- 第一,股市泡沫化尽管实际上存在,但到底在什么具体水平上发生却是一个模糊值。
- 第二,当政府认为股市已经泡沫化,要采取措施时,“众猴”(庄家)中到底谁将成为“鸡”被“杀”也是不确定的,尽管必定会有一只猴子将被当作“鸡”,但对每只“猴子”来说,1%是一个小概率,而小概率事件是可以当作不会发生的。这样这一博弈的结果是,庄家会在其资金约束下不断地炒作下去,直至泡沫化政府采取惩罚少数典型庄家时,才开始收敛。
庄家与散户博弈
庄家和散户的博弈是市场正最主要的形式,讨论庄家与市场的博弈可以讨论庄家的意义。散户单个资金拥有量小,而且处于信息劣势,市场上行为上行为方向,不可能形成控制力,实质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我们可以用智猪模型分析:
显然小猪代表的是散户,大猪代表的是庄家。这里按代表的是提升股价,等待代表的是等待另一方提升股价之后自己再去搭便车。这样理解之后完全可以用智猪模型分析散户和庄家的博弈。在这个博弈中,纳什均衡是散户等待,庄家按。实质上就是散户搭庄家的便车。庄家要获利,只有自己收集信息,利用大资金的优势拉升个股,获取差价。散户既无能力收集信息,也无能力操纵价格,其最优战略只能是跟庄家。虽然散户跟庄家这一战略没有错,但在实际过程中,散户却远没有“智猪博弈”中的小猪那么幸运。这是因为,首先,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博弈,实际上也是一个“零和博弈”.从根本上说,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股息,但我们即使认为中国股市中每个上市公司公布的净利润都是真实的。那么,所有上市公司每年的利润还都抵消不了交相加超过了300亿元。其次,庄家与散户博弈实际的类型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从这一博弈的信息角度来看,庄家与散户之间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庄家掌握信息而散户不掌握信息。这表现在:
- 庄家往往占有某个股很大的份额,他可以准确推算出其他所有散户占有的份额,而散户只能通过技术分析,例RSI值等指标从概率上估计庄家的情况。
- 庄家往往与上市公司关系密切,掌握着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甚至上市公司还常常发布有利于庄家的信息。而这一点,散户是做不到的。
- 庄家往往收买媒体或股评人士发布虚假但对其有利的信息。股评人士在报上散布琼海药虚假业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博弈的顺序来看,可以视作庄家先采取行动,在低价位时悄悄吸筹,而一般散户无法觉察,因而这时,博弈还具有静态博弈的性质。但当庄家吸筹完毕,开始拉升价格,散户从概率上大致判断出某个股有庄家,从而跟庄时,这一博弈就变成了一个动态博弈。由于庄家也知道散户的战略,因此,庄家的行为就常常具有欺骗性
所以在博弈中,只有少量有分析能力的散户才能赢利,大部分散户将会屡屡上当而亏损。总之,交易所与庄家、庄家与散户的博弈,其总的结果是:交易所增加了收益,庄家获得了中等规模的利润,少数散户获取少部分盈利,大多数散户亏损。
庄家与庄家博弈
庄家与庄家博弈的情况多种多样,有实力相当的庄家之间的博弈,有小庄家与大庄家之间的博弈,不同庄家之间的博弈在不同情况下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此我们只讨论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在位者和进入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先假设市场上有只有两个庄家,庄家A是在政府允许范围之类的庄家,这个庄家正在操作某只股票,庄家B通过观察发现庄家A正在操作某只股票,他的策略选择是和庄家A共同操作股票还是去操作别的股票,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上。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有两个分别是B进入,A默许和A斗争,B不进入。
但是A斗争,B不进入是一个不可置信的威胁。所以实际上纳什均衡只有一个就是A默许,B进入。另外A的目标利润是是5,,并在B进入时候保持不变,B的目标利润是3.那么,A,B共同需要获得的目标利润比只有庄家A的时候多了3个单位,因此当B进入时,该只股票必会有更大的交易量和更大的泡沫。这里只是分析了两个庄家的情况,可以想象,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庄家很多,同一只股票可能有多个装甲参与的现象很是常有。例如,2011年6月30日,比亚迪登陆A市场第一天涨幅将近50%,上市前5天多涨幅将近200%,这还是比亚迪A股发行价远远高于当日H股股价前提下发生,通过WIND数据库我们可以发现暴涨的时候多个庄家经过了多次换手。中国市场非流通股的存在庄家操纵的可能性和力量的大小,例如吕梁的中科系的构建充分显示出通过与地方国资委购买国有股和法人股坐庄的惊人力量和各种庄家操纵相同股票的情况。在这里我们仅仅分析的是在抬高股价时候庄家博弈的行为,庄家在卖空股票的时候分析与此类似。
庄家的操作思路
了解庄家的操作思路的意义就是提醒盲目的人不要激进,并从庄家视角上出发给出部分建议。永远记住股票市场遵循物质守恒定律,利润不能凭空产生,只能发生转移。通常是由散户手中转移到庄家手中,过程不复杂,就是诱你高点买入,低点卖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股票市场中散户与庄家的真实写照。
庄家依靠其实力引起股价波动而影响散户心理,在低买高卖中获利。理论上如果散户意志统一、团结一致,庄家不易控制局面。但庄家总能通过低买、震荡、拉高、高卖的简单四步将利润收入囊中。可见,分析庄家的操作思路极其重要,本文就以庄家的视角来分析其操作:
庄家的核心理念
低买高卖是庄家的核心理念。尽量不要相信分析师口中“拉高吃货”这类小概率事件。庄家只有高卖才会有利润,所以他们一定会竭力洗盘然后低买,获取差价中创造的利润? 而且股价一旦到达庄家预期,就不再安全,庄家随时可能了结获利。而最后高位接盘一定是散户,那个博傻的悲情人物。这就是庄家的核心价值观: 低买高卖。散户随时有被博傻的危险,因为以我们的资金不可能在股市掀起太大涟漪。理想的介入时机就是庄家低买完毕,开始拉升的初期。利弗莫尔反复告诫我们: 没有人可以精确地推断出底部位置,抄底通常都以深套告终。为了利润最大化,庄家更喜欢在你认为的底部再做一次斯诺克,让你崩溃出货。太多人死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建议您在黎明拂晓时上路,虽损失了部分利润却增加了些许保险。
散户的庄家意识
在低买高卖的路上,庄家深谙其道,技巧纯熟,可谓法无定法,道无常道,然万变不离“价差”二字。单看所谓的 KDJ、BOLL、MACD 等技术指标并不可靠,只关注成交量也有失严谨,甚至学巴菲特进行价值投资中短期也难获利,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股市。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散户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以庄家的思路考虑问题:
- 政策:有人戏称中国股市是政策市,然即便欧美市场,也难不受政策影响,否则在经济危机时候他们就不会搬出凯恩斯了。政策是散户必须考虑的因素,但凡涉及计划经济,政策就必然对市场有影响。庄家也是顺政而动,即使华尔街的传奇空头们也遵守顺势而动,任何逆历史洪流的庄家都会被事实狠狠教训。散户就应学会顺势而为,比如 97 年异动停牌制对散户是利好,因为多数庄家不敢轻易做空; 沪港通属于利多银行和券商的政策。将来沪港通一旦实行,那么 t +0、并轨等政策都会引发市场波动,散户想赚钱,就必须研究政策。
- 大盘:很多散户觉得只要跟好庄家,逆市也能赚钱,研究大盘意义不大。但鲲鹏想飞还要御风,何况庄家。政策直接影响大盘,而大盘则直接影响着板块和个股。大盘上涨是个股普涨推动的,这时高卖容易,低买困难; 而大盘下跌时,高卖困难,恐慌让低价买入变得容易。故庄家喜欢顺大盘走势进出货,寒夜里赶路容易避人耳目。我们说散户要有庄家意识,所以大盘崛起时,你看好的板块就积极建仓; 明知大盘乏力时,就莫逆势而为,学会———等风来!
- 板块:如果政策和大盘属于宏观范畴,那么板块和个股则属微观范畴。近期军工、传媒、黄金水道等板块的崛起,让我们看到板块的能量。如果知道蓝宝石在苹果 6 的份额减少就该减仓吧,知道天津自贸区在积极筹建该积极建仓天津港等股票吧? 要知道板块联动会让庄家出货变得更隐蔽,庄家大都提前低买,蛰伏等待板块利好。利好消息东风一来,一旦有股票率先发力,板块其他个股都极易上涨,出货就变得容易。股市里不要贪婪,落袋为安好过黄粱一梦。
- 个股:股市最小的单位,也是买入的最终标的。96 年以前中国股市很少谈业绩,低市盈率是买入唯一标准,97 年时 20 倍一下市盈率的股票一度消失。随着股市的发展,股民开始关注个股业绩,着眼于业绩较好的上市企业。这类似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也是投资的正确方向,但中国股市也有业绩好的一路阴跌,业绩差的却不断上涨之怪圈。可能是业绩好的股票,股价和市值通常较高,而散户一般不喜欢持有的缘故。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羊都没有了,庄家去搅浑水意义就不大了。一个 3000 亿盘面的农业银行和一个 30 亿的创业板,庄家毕竟青睐哪个? 30 亿的那个。因为银行大股东可不喜欢和庄家同流,而几十亿的创业板股东则有人愿意高位套现,从而配合庄家制造利好。投机是金融市场上的普遍现象,但不可否认我国的股市还不甚健全。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更关注公司成长性,超过 200 美元的股票将近 20只,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更是高到让人咋舌。中国股市终将成熟,但在尚未成熟之际,散户可多关注市值盘面不大,股票单价8 - 15 元的股票。关于个股一言半语不可轻易描述准确,仅以此例给大家提供一种思维方式。
政策 - 大盘 - 板块 - 个股,四者涨跌可能不同步,却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永远记住庄家不是傻瓜! 想赚钱就要先分析庄家,当你大概明白庄家的思路,你就有了在庄家身后吃小鱼的资本,就不会成为买在最高点的博傻者。股海茫茫,寥寥几句难以囊括,但你越接近庄家的闪转腾挪,盈利的可能性就越高。那么,庄家的蒙娜丽莎真面目究竟如何?
庄家的庐山真面
散户、基金、国家队( 险资、社资、中央汇金) 、国外资金( QFII/RQFII) 构成了炒股阵容。庄家大都来自于基金。基金规模 2 万亿,占 A 股24 万亿比例的百分之八。但国外资金经常以价值投资为主,属中长期投资; 国家队中险资和社资以战略投资为主,中央汇金以救急为主。所以,基金占据了常流通市值的两成左右。这就是控盘的主力资金,也是庄家的来源。他们的终极招数就是低买高卖,其中的闪转腾挪大概如此: 首先,经过选定标的股票,设定止盈止损点,设计拉升及套现的宏观方案; 其次,开始低买,期间制造利空或盘面恐慌,唯一目的是引诱散户低价割肉; 最后,通过拉升利润到达预期,配合政策,制造利好( 有时候与股东联手) ,引诱散户高价接盘,全身而退。
庄家操盘全过程
下面我们以某公司为例,全面剖析庄家操盘的隐蔽手法
1.选定目标个股
某上市公司总股本1.8亿股,流通股5000万股。盘子适中,流通市值较低。法人股较集中,第一大股东持有32%股权。前100名流通股东的筹码相当分散,目前还没有其他机构介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等基本面总体较稳健,现金流较充沛,资产负债率较低(30%),资产出让容易等。目前股价较低,介入风险相当低。
2.确定总体操盘思路
未来大盘总体趋势:因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国有股减持、财务丑闻等一系列的负面信息影响,预计2002年到2003年春大盘总体呈现调整格局,虽然期间会有一轮向上小行情,但新一轮的大行情产生最快于2003年春节以后。这为充分建仓提供了必要的天时地利。
庄家在上市公司未来基本面出现重大变化、未来推出的金融政策整体趋好和未来大盘将产生新一轮行情等基础上惯彻其“资本运作”思路:
- 吸筹思路:通过上市公司业绩预亏、上市公司负面消息和股票技术图形……一系列的运作,以及利用大盘连续重挫和市场的悲观情绪……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抛售意识和悲观情绪,让投资者确信股价还要下挫,从而掩饰吸筹的目的。对于吸筹一系列的运作策划是基于:
- 第一、大盘连续大幅重挫的深度和市场的恐惧情绪,预示大盘已经进入中短期的底部区域;
- 第二、近期市场被连续的重量级利空消息所笼罩,而这些消息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或对股票不感兴趣;
- 第三、在目前市况下,上市公司公告业绩预亏等负面信息,都会引发投资者抛股,股价出现重挫……这为低价建仓提供必要的环境。
- 拉升思路:通过并购重组、大宗交易、技术图形……一系列的运作,以及适时“借势”——借大盘攀升和适度“借力”——借正面的金融政策……系列的有利因素,激起投资者的追涨意愿,让投资者相信上市公司受主力的追捧和其股票具有上涨潜力,从而掩盖推升股价的目的。对于拉升一系列的运作策划是基于:
- 一方面,并购重组(大黑马产生的摇篮)等题材极具号召力和想象力,极受市场分析人士、基金、其他机构的青睐,股价极易出现飙升;
- 另一方面,要抓住阿基里斯之踵——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心理弱点,营造赚钱效应,培养和凝聚一批跟风盘,从而为未来出货埋下伏笔。同时,未来推出的政策整体趋好,预示未来股价的上升将来自政策面的影响和配合。
- 出货思路:通过外资并购、高送配方案、调升股票的评级……一系列的运作,以及利用大盘的走强和公布的正面金融政策……一系列的有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持股意愿,让投资者确信上市公司极具投资价值和股票极具上升潜力,从而达到隐藏出货的目的。对于出货一系列的运作的策划是基于:
- 其一,外资并购是中国证券市场长久的投资焦点。外资并购的发展,将从合资、参股、到控股,这将逐步把外资并购炒作推向高潮;
- 其二、推出两次高送配题材(多次送配是大黑马的关键魅力)。股价经过两次除权变成低价股,为股价的上升打开广阔的空间,极易受投资者的关注;
- 其三、未来公布的一系列正面金融政策,将推动大盘向上攀升,以及将强化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股市是金钱和智慧的博弈场,比的是淡定从容,玩的是云淡风轻。这只是一个数字的游戏,并不存在几亿与几万之间的差别。只有拥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盘高位时不盲目看高而多一份警惕,在大盘大跌时多一份理性,主动持股和积极介入,在个股盘整时多一份耐心主动坚守。拥有了平常心,才能克服恐惧,贪婪和急功近利;才能更多地认识到股市的风险,从而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