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两大核心功能是IOC和AOP,IOC容器为开发者管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基础服务,体现在使用上即在开发时通过注解或xml注入对象,而不是主动new对象。IOC是Inversion of Control的缩写,翻译为控制反转。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种设计原则,可以用来减低计算机代码之间的耦合度。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叫做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简称DI),还有一种方式叫”依赖查找”(Dependency Lookup)。通过控制反转,对象在被创建的时候,由一个调控系统内所有对象的外界实体,将其所依赖的对象的引用传递(注入)给它。大型应用中,需要多个类组合工作来实现业务逻辑。这使得每个对象都需要在工作的时候获取到与其合作的对象的引用。如果通过new对象的方式创建实例,代码会变得高度耦合并且难以测试,这对复杂的OOP系统的设计是非常不利的。
IOC的设计理念
IOC的优点是解耦,但我以前对Spring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使用的层次,对这一点并没有切实的体会,一直不明白IOC的解耦到底解了什么耦。相信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有同样的疑问,本文主要讲述IOC的设计理念和SpringIOC的实现原理,最后实现一个自定义的IOC框架。实际上IOC并不是Spring的独有,比如Autofac和Ninject 是.NET平台最为流行的IOC框架,Unity是基于C#的IOC框架。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IOC,如果不使用IOC会带来什么问题,来看一个例子,对比一下普通写法和注入写法的区别:
// 普通写法
class B{
// 主动new对象
A a=new Aimpl();
}
// 注入写法
class B{
private A a;
// set方式注入
public void setA(A a) {
this.a = a;
}
}
如果仅仅只看这两段代码的话根本看不出来谁优谁劣,如果要理解控制反转( Inversion of Control ),就有必要先了解软件设计的一个重要思想: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
依赖倒置原则
什么是依赖倒置原则?假设需要设计一台汽车,这里主要列出汽车的几个重要部件,轮子,底盘,车身,汽车。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先设计轮子,然后根据轮子大小设计底盘,接着根据底盘设计车身,最后根据车身设计好整个汽车。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依赖”关系:汽车依赖车身,车身依赖底盘,底盘依赖轮子。
这样的设计看起来没问题,但是可维护性却很低。假设设计完工之后,上司却突然说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要我们把车子的轮子设计都改大一码。这下我们就蛋疼了:因为我们是根据轮子的尺寸设计的底盘,轮子的尺寸一改,底盘的设计就得修改;同样因为我们是根据底盘设计的车身,那么车身也得改,同理汽车设计也得改——整个设计几乎都得改!
我们现在换一种思路。我们先设计汽车的大概样子,然后根据汽车的样子来设计车身,根据车身来设计底盘,最后根据底盘来设计轮子。这时候,依赖关系就倒置过来了:轮子依赖底盘, 底盘依赖车身, 车身依赖汽车。
这时候,上司再说要改动轮子的设计,我们就只需要改动轮子的设计,而不需要动底盘,车身,汽车的设计了。这就是依赖倒置原则——把原本的高层建筑依赖底层建筑“倒置”过来,变成底层建筑依赖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决定需要什么,底层去实现这样的需求,但是高层并不用管底层是怎么实现的。这样就不会出现前面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情况。
控制反转
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 就是依赖倒置原则的一种代码设计的思路。具体采用的方法就是所谓的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其实这些概念初次接触都会感到云里雾里的。说穿了,这几种概念的关系大概如下:
为了理解这几个概念,我们还是用上面汽车的例子。换成代码去理解它们,以Java代码为例。
不使用控制反转
我们先不使用控制反转的方式去构建我的汽车,后面我会再使用控制反转的方式,两个对比一下便于理解控制反转的优点,首先先定义四个Class,汽车,车身,底盘,轮胎。然后初始化这辆车,最后跑这辆车。代码结构如下:
这样,上层建筑依赖下层建筑。每一个类的构造函数都直接调用了底层代码的构造函数。假设我们需要改动一下轮胎(Tire)类,把它的尺寸变成动态的,而不是一直都是30。我们需要这样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仅仅是为了修改轮胎的构造函数,这种设计却需要修改整个上层所有类的构造函数!在软件工程中,这样的设计几乎是不可维护的——在实际商业的工程项目中,有的类可能会是几千个类的底层,如果每次修改这个类,我们都要修改所有以它作为依赖的类,那软件的维护成本就太高了。面对需求随时可以能变更的市场,这样的代码简直是场灾难。
使用控制反转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控制反转(IoC),及上层控制下层,而不是下层控制着上层。我们用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这种方式来实现控制反转。所谓依赖注入,就是把底层类作为参数传入上层类,实现上层类对下层类的“控制”。这里我们用构造方法传递的依赖注入方式重新写汽车类的定义:
通过注入的方式实现后,我只需要修改轮胎类就行了,不用修改其他任何上层类。这显然是更容易维护的代码。不仅如此,在实际的工程中,这种设计模式还有利于不同组的协同合作和单元测试:比如开发这四个类的分别是四个不同的组,那么只要定义好了接口,四个不同的组可以同时进行开发而不相互受限制;而对于单元测试,如果我们要写Car类的单元测试,就只需要Mock一下Framework类传入Car就行了,而不用把Framework, Bottom, Tire全部new一遍再来构造Car。
这里我们是采用的构造函数传入的方式进行的依赖注入。其实还有另外两种方法:Setter传递和接口传递。这里就不多讲了,核心思路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实现控制反转。
控制反转容器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理解什么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了。那什么是控制反转容器(IOC Container)呢?其实上面的例子中,对车类进行初始化的那段代码发生的地方,就是控制反转容器。
显然你也应该观察到了,因为采用了依赖注入,我们使用控制反转的方式实现了一套易于维护的代码,但是在初始化汽车的时候却更加复杂了,我们在创建一辆汽车时,需要初始化每个汽车零部件,而且还需要知道每个零部件的依赖关系,才能组装好一辆汽车,使它运行起来。这样的代码显然也不好维护,IOC容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容器可以自动对你的代码进行初始化,你只需要维护一个Configuration(可以是xml可以是一段代码),而不用每次初始化一辆车都要亲手去写那一大段初始化的代码。这是引入IoC Container的第一个好处。IOC Container的第二个好处是:我们在创建实例的时候不需要了解其中的细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自己手动创建一个汽车实例时,是从底层往上层new的,我们得知道汽车每个零部件的依赖关系,需要了解整个Car/Framework/Bottom/Tire类构造函数是怎么定义的,才能一步一步new/注入,才能顺序写代码new每个零部件。而IOC Container可以直接隐藏具体的创建实例的细节,在我们来看它就像一个工厂,我们需要什么实例,直接找容器要就行了,它会帮我们分析依赖,并提供一个可用的实例。
实际项目中,有的Service Class可能是十年前写的,有几百个类作为它的底层。假设我们新写的一个API需要实例化这个Service,我们总不可能回头去搞清楚这几百个类的构造函数吧?IoC Container的这个特性就很完美的解决了这类问题——因为这个架构要求你在写class的时候需要写相应的Config文件,所以你要初始化很久以前的Service类的时候,前人都已经写好了Config文件,你直接在需要用的地方注入这个Service就可以了。这大大增加了项目的可维护性且降低了开发难度。
SpringIOC的实现原理
Spring IoC容器的设计主要是基于BeanFactory和ApplicationContext两个接口,其中ApplicationContext是BeanFactory的子接口之一。也就是说BeanFactory是Spring IoC容器所定义的最底层接口,而ApplicationContext是其高级接口之一,并且对BeanFactory功能做了许多有用的扩展,所以在绝大部分的工作场景下,都会使用ApplicationContext作为Spring IoC容器。类图如下
BeanFactory
其中BeanFactory作为最顶层的一个接口类,它定义了IOC容器的基本功能规范,BeanFactory 简单粗暴,可以理解为就是个 HashMap,Key 是 BeanName,Value 是 Bean 实例。通常只提供注册(put),获取(get)这两个功能。我们可以称之为 “低级容器”。BeanFactory 有三个子类:ListableBeanFactory、HierarchicalBeanFactory 和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在Spring中,实际上是把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作为一个默认的功能完整的IoC容器来使用的,从图中可以看出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实现了所有的接口。包含了基本IoC容器所具有的重要功能。
public interface BeanFactory {
//对FactoryBean的转义定义,因为如果使用bean的名字检索FactoryBean得到的对象是工厂生成的对象,
//如果需要得到工厂本身,需要转义
String FACTORY_BEAN_PREFIX = "&";
//根据bean的名字,获取在IOC容器中得到bean实例
Object getBean(String 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根据bean的名字和Class类型来得到bean实例,增加了类型安全验证机制。
Object getBean(String name, Class requiredType) throws BeansException;
//提供对bean的检索,看看是否在IOC容器有这个名字的bean
boolean containsBean(String name);
//根据bean名字得到bean实例,并同时判断这个bean是不是单例
boolean isSingleton(String name) throws NoSuchBeanDefinitionException;
//得到bean实例的Class类型
Class getType(String name) throws NoSuchBeanDefinitionException;
//得到bean的别名,如果根据别名检索,那么其原名也会被检索出来
String[] getAliases(String name);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可以称之为 “高级容器”。因为他比 BeanFactory 多了更多的功能。他继承了多个接口。因此具备了更多的功能。例如资源的获取,支持多种消息(例如 JSP tag 的支持),对 BeanFactory 多了工具级别的支持等待。所以你看他的名字,已经不是 BeanFactory 之类的工厂了,而是 “应用上下文”, 代表着整个大容器的所有功能。该接口定义了一个 refresh 方法,此方法是所有阅读 Spring 源码的人的最熟悉的方法,用于刷新整个容器,即重新加载/刷新所有的 bean。ApplicationContext在BeanFactory的基础上集成了MessageSource,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ResourcePatternResolver这几个接口,这些接口为ApplicationContext提供了以下BeanFactory不具备的新特性:
支持不同的信息源
:我们看到ApplicationContext扩展了MessageSource接口,这些信息源的扩展功能可以支持国际化的实现,为开发多语言版本的应用提供服务。访问资源
:这一特性体现在对ResourceLoader和Resource的支持上,这样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得到Bean定义资源。这种抽象使用户程序可以灵活地定义Bean定义信息,尤其是从不同的I/O途径得到Bean定义信息。支持应用事件
:继承了接口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从而在上下文中引入了事件机制。这些事件和Bean的生命周期的结合为Bean的管理提供了便利。在ApplicationContext中提供的附加服务
:这些服务使得基本IoC容器的功能更丰富。因为具备了这些丰富的附加功能,使得ApplicationContext与简单的BeanFactory相比,对它的使用是一种面向框架的使用风格,所以一般建议在开发应用时使用ApplicationContext作为IoC容器的基本形式。
Spring IoC容器对Bean定义资源的载入是从refresh()函数开始的,refresh()是一个模板方法,refresh()方法的作用是:在创建IoC容器前,如果已经有容器存在,则需要把已有的容器销毁和关闭,以保证在refresh之后使用的是新建立起来的IoC容器。refresh的作用类似于对IoC容器的重启,在新建立好的容器中对容器进行初始化,对Bean定义资源进行载入
public void refresh() throws BeansException, IllegalStateException {
synchronized (this.startupShutdownMonitor) {
//调用容器准备刷新的方法,获取容器的当时时间,同时给容器设置同步标识
prepareRefresh();
//告诉子类启动refreshBeanFactory()方法,Bean定义资源文件的载入从
//子类的refreshBeanFactory()方法启动
ConfigurableListableBeanFactory beanFactory = obtainFreshBeanFactory();
//为BeanFactory配置容器特性,例如类加载器、事件处理器等
prepareBeanFactory(beanFactory);
try {
//为容器的某些子类指定特殊的BeanPost事件处理器
postProcessBeanFactory(beanFactory);
//调用所有注册的BeanFactoryPostProcessor的Bean
invoke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beanFactory);
//为BeanFactory注册BeanPost事件处理器.
//BeanPostProcessor是Bean后置处理器,用于监听容器触发的事件
registerBeanPostProcessors(beanFactory);
//初始化信息源,和国际化相关.
initMessageSource();
//初始化容器事件传播器.
init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
//调用子类的某些特殊Bean初始化方法
onRefresh();
//为事件传播器注册事件监听器.
registerListeners();
//初始化所有剩余的单态Bean.
finishBeanFactoryInitialization(beanFactory);
//初始化容器的生命周期事件处理器,并发布容器的生命周期事件
finishRefresh();
}
catch (BeansException ex) {
//销毁以创建的单态Bean
destroyBeans();
//取消refresh操作,重置容器的同步标识.
cancelRefresh(ex);
throw ex;
}
}
}
Spring Bean的作用域
在Spring中自定义的实例,在IOC容器中默认是单例的,当你定义一个bean定义且设置它的作用域为singleton,Spring IOC只会给这个bean定义创建一个实例.这些单例bean的单个实例被存储在容器中,后续所有请求和引用这个bean都返回容器中的对象,Spring实例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域
作用域 | 描述 |
---|---|
单例 (singleton) |
(默认)bean实例的作用范围是spring IoC容器创建后到spring IoC销毁.每次请求bean实例都是获取到同一个bean |
原型 (prototype) |
每次请求bean的时候都返回一个新的bean实例.它的作用域是它所在的对象 |
请求 (request) |
bean实例的作用范围这个请求的生命周期,请求完成后这个bean就被销毁.因此每个请求都会创建自己的bean实例.只在web应用中有效 |
会话 (session) |
bean实例的作用范围是这个http session的生命周期.只在web应用中有效 |
应用程序 (application) |
bean实例的作用范围是ServletContext 的生命周期.只在web应用中有效 |
websocket (websocket) |
bean实例的作用范围是webscoket的生命周期 |